迎着海风逐着热浪,“我们一起去看海”采访团一行穿过琼州海峡,听到浪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,像是在诉说这片水域上的责任与坚守。采访团沿着海事人的足迹,从海口到三沙,触摸到了南海之滨最滚烫的初心——那是党旗猎猎下的忠诚担当,是典型引领中的精神传承,更是一生守海的家国情怀。
海南海事局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年主题邮展。荣毅 摄
海口:海峡要道里的“智”与“志”
6月30日午后,采访团首站来到琼州海峡船舶交通管理中心。整面墙的电子屏上,密密麻麻的船舶动态正实时跳动,值班员的指令声与设备的提示音交织成水上曲。“我们守的不仅是航道,更是千万家庭的‘菜篮子和药箱子’”,值班员的话质朴动人。
琼州海峡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工作。荣毅 摄
“寒潮大风、浓雾封航,越是极端天气,这里越要24小时‘连轴转’。”海南海事局指挥中心负责人张之强指着屏幕介绍。作为扎根一线十余年的“老海事”,他参与过抗雾保运、春运保畅、海上应急搜救等多项重大任务。说起海上救援,从理论到实践他都谈得头头是道,每一次值班室传来警报声,他都立刻放下手头工作,冲锋在搜救一线。屏幕上这些跳动着的船舶信息,也是这片海域永不熄灭的生命之光。
三沙:岛礁星海中的“勇”与“韧”
三沙市,是一颗闪耀在祖国最南端的“蓝宝石”。这片美丽的海域里藏着的是令人震撼的数据:这里管辖着200万平方公里海域,是全国海域的2/3,这里有高温、高湿、高盐、高辐射的艰苦环境,三沙海事人像钉子一样钉在岛礁上,守护着祖国海疆的南大门。
三沙的海,是壮美之海,更是险象环生之海。三沙海事局探索“岛礁划片包干”机制,让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亮身份、当先锋;组建了海南辖区首支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……三沙海事局成立以来,处置296起海上险情、成功救助2100余人,从商渔船碰撞到外籍船舶遇险,从渔民突发疾病到船员意外落水,每一次警报响起,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。
险情就是命令,时间就是生命。搜救成功率在97%以上的救援故事里,涌现出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”,组建成“南海先锋”工作室,树立起“爱国爱党 乐守天涯”的信念,这是三沙海事人在艰苦环境里书写的别样浪漫。
三沙海上搜救分中心正在处置一起渔船侧翻人员落水险情。主办方供图
结束采访时,琼州海峡的夕阳已把海面染成金色。从智慧交管的科技之光,到岛礁党建的信仰之火;从典型榜样的精神传承,到守护生命的凡人微光——海南海事人用忠诚与担当,写下了最动人的誓言:守护这片海,是守护航道与海峡,是守护安全与生命,更是守护每一寸国土的尊严。
海风从未止息,潮音犹在耳际。“一起去看海”的活动走向终章,但这些为海而生、向海图强的“守海人”,正是这艘新时代巨轮的勇敢舵手,他们乘风破浪,无畏向深蓝。(记者:荣毅)